坐小修齋中

寒日籬花少,虛窗五尺餘。 硯皴呵繡墨,壁老劇垂書。 定業詩調冶,幽憂酒破除。 家人攀釜看,綈錦當黃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籬花:籬笆旁的野花。
  • 硯皴:硯臺因乾燥而出現裂紋。
  • 劇垂書:書頁因老舊而顯得沉重下垂。
  • 定業:佛教術語,指前世所定的因果。
  • 詩調冶:通過詩歌來陶冶性情。
  • 幽憂:深沉的憂愁。
  • 破除:消除,解除。
  • 綈錦:一種質地較厚的絲織品。
  • 黃糈:黃色的粗米。

翻譯

在寒冷的日子裏,籬笆旁的野花稀少,我坐在五尺多寬的窗邊。硯臺因乾燥而裂開,我用繡墨輕輕呵氣使其溼潤;書頁因老舊而顯得沉重下垂。我用詩歌來陶冶性情,用深沉的憂愁來消除煩惱。家人圍着鍋子看,用厚實的絲織品代替黃色的粗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冬日靜謐的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淡泊。詩中「寒日籬花少」一句,既描繪了冬日的蕭瑟,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後文通過對硯臺、書頁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文化的執着與熱愛。結尾處的家人圍鍋場景,則透露出一種樸素而溫馨的家庭氛圍,與詩人的幽憂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家庭溫暖的珍視。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