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經閣偶題

長慼慼何爲,曲肱愧孔尼。 草髡苗敗砌,樹老落乾枝。 飛鳥銜殘字,園丁榻舊碑。 鄰齋四五叟,日日染愁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慼慼:形容憂愁、悲傷的樣子。
  • 曲肱:彎曲的胳膊,這裏指睡覺時枕着胳膊。
  • 孔尼:指孔子,因爲孔子名丘,字仲尼。
  • 草髡:草被割掉,形容草地被修剪。
  • 苗敗砌:苗木枯萎,倒在臺階旁。
  • 樹老落乾枝:老樹上的枯枝落下。
  • 飛鳥銜殘字:飛鳥叼着破損的文字,這裏可能指飛鳥在破舊的書籍或碑文上停留。
  • 園丁榻舊碑:園丁在舊碑旁休息。
  • 染愁髭:因爲憂愁而使鬍鬚變白。

翻譯

爲何總是憂愁悲傷?彎曲着胳膊睡覺,感到愧對孔子。草地被修剪得光禿禿,苗木枯萎倒在臺階旁,老樹上的枯枝落下。飛鳥叼着破損的文字,園丁在舊碑旁休息。隔壁書齋的四五個老人,天天因爲憂愁而使鬍鬚變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尊經閣周圍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文化衰落的感慨。詩中「草髡苗敗砌,樹老落乾枝」等句,以自然景象的凋零來象徵文化的衰敗,而「飛鳥銜殘字,園丁榻舊碑」則進一步以具象的畫面來體現這種哀愁。結尾處的「鄰齋四五叟,日日染愁髭」更是以人物的形象,加深了這種對逝去輝煌的懷念和對現實衰落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和文化憂患意識。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