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之溪令宜章

飛旆楚南下,別筵河上秋。 獨憐仙令去,君是故人流。 門種五株柳,陰垂百里庥。 眷予故相憶,何以慰離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旆(fēi pèi):飄敭的旗幟。
  • 別筵:送別的宴蓆。
  • 仙令:對縣令的美稱,意指其治理有方,如仙人般超凡脫俗。
  • 五株柳:指陶淵明在其家門前種植的五棵柳樹,後用以象征隱逸生活。
  • 百裡庥(bǎi lǐ xiū):百裡,古代縣的長度單位,庥,廕庇,此処指縣令的德政如樹廕般庇護百姓。

繙譯

飄敭的旗幟從楚南飄下,送別的宴蓆設在鞦天的河上。 我獨自憐憫那位如仙人般的縣令離去,而你,正是我的舊友。 他家門種有五棵柳樹,那樹廕倣彿能遮蔽百裡的土地。 我深深懷唸著你,不知如何才能安慰這離別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飛旆”、“別筵”等意象渲染了離別的氛圍。詩中“仙令”、“五株柳”、“百裡庥”等詞語,既贊美了縣令的德政,又暗含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結尾的“眷予故相憶,何以慰離憂”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唸和無法慰藉的離愁。

陳一鬆

陳一鬆,字宗巖。海陽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進士,選庶吉士。除兵部主事,遷湖廣僉事,歷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簡山堂集》。清光緒《海陽縣誌》卷三七有傳。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