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守立秋交節以十三夜亥二刻

愁客思歸坐晚風,夢迴秋色度江楓。 吹來雁影澄波外,咽破蟬音碧樹中。 斜月西藏飛爽露,行雲四斂肅高空。 祇因一葉傷心見,搖落千年悲氣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亥二刻:古代中國將一天分爲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再分爲八刻,亥時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亥二刻即亥時的第二刻,大約是晚上九點半左右。
  • 愁客:憂愁的旅人。
  • 夢廻:夢中廻到。
  • 江楓:江邊的楓樹。
  • 澄波:清澈的水波。
  • 咽破:聲音嘶啞至極。
  • 碧樹:綠樹。
  • 飛爽露:飛落的露水。
  • 肅高空:天空顯得格外高遠和肅穆。
  • 一葉:一片落葉,常用來象征鞦天的到來或生命的凋零。
  • 搖落:搖動落下。
  • 悲氣:悲傷的氣氛。

繙譯

憂愁的旅人思唸家鄕,坐在晚風中,夢醒時鞦色已彌漫江邊的楓樹。大雁的身影從清澈的水波外掠過,蟬聲在綠樹中嘶啞至極。斜月漸漸西沉,露水飛落,行雲停止,天空顯得格外高遠和肅穆。衹因看到一片落葉,便感受到了千年來的悲傷氣氛,與之共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夜的景象,通過“愁客”、“夢廻鞦色”、“一葉傷心見”等詞句,表達了詩人對鞦天的深刻感受和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江楓”、“雁影”、“蟬音”、“斜月”、“行雲”等,搆建了一個淒涼而美麗的鞦夜畫麪。特別是“一葉傷心見,搖落千年悲氣同”一句,巧妙地將個人的感傷與千年的鞦意相聯系,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