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永定關

去澗依依鱷渚潨,來雲早向鳳山蒙。 鄉關暌隔茲方始,僕馬瘏痡此曷終。 身陟閩峯高最處,眼看潮海近無中。 縱然回首空腸斷,蜷局悲懷隨地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àn):山間流水的溝。
  • 鱷渚(è zhǔ):鱷魚棲息的水邊。
  • (cōng):水流會合的地方。
  • 鳳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暌隔(kuí gé):分離,隔絕。
  • 僕馬:僕人和馬匹。
  • 瘏痡(tú pū):疲憊不堪。
  • (zhì):登高,上升。
  • 閩峯:福建的山峯。
  • 潮海:指海潮。
  • 蜷局(quán jú):蜷縮,形容心情或身體的緊縮。
  • 悲懷:悲傷的心情。

翻譯

離開山澗,依依不捨地經過鱷魚棲息的水邊,匯聚的水流處,雲彩早早地在鳳山之上聚集。 與家鄉的分離這纔剛剛開始,僕人和馬匹都已疲憊不堪,不知這旅途何時才能結束。 我登上了福建山峯的最高點,眼前是近在咫尺的海潮,幾乎觸手可及。 即使回頭望去,也只能空自腸斷,蜷縮的悲傷心情無處不在,與這地相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疲憊,以及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詩中,「澗」與「鱷渚」、「鳳山」與「潮海」等自然景象的對比,突出了旅途的艱辛與遙遠。通過「僕馬瘏痡」和「身陟閩峯」等具體描寫,表達了詩人身心的疲憊和對高處的嚮往。結尾的「縱然回首空腸斷,蜷局悲懷隨地同」則深刻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無限眷戀和旅途中的無盡悲傷。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