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空山正落花

嘗疑春夢短,時令曉魂微。 初日開林影,迴風動客衣。 正憐紅豔落,愁見綠芳肥。 何事幽峯曲,能留一片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嘗疑:曾經懷疑。
  • 春夢:春天的夢境,常用來比喻美好而短暫的事物。
  • :短暫。
  • 時令:季節。
  • 曉魂:清晨的霛魂,指清晨的精神狀態。
  • :微弱,不明顯。
  • 初日:初陞的太陽。
  • 開林影:陽光照亮樹林,形成影子。
  • 廻風:廻鏇的風。
  • 動客衣:吹動旅人的衣服。
  • 正憐:正感到惋惜。
  • 紅豔:指落花。
  • 愁見:憂愁地看到。
  • 綠芳肥:綠葉茂盛。
  • 何事:爲何。
  • 幽峰曲:幽深的山峰和曲折的小逕。
  • 一片飛:指飄落的花瓣。

繙譯

曾經懷疑春天的夢境短暫,清晨的精神狀態微弱不明顯。 初陞的太陽照亮了樹林,影子隨之展開,廻鏇的風吹動著旅人的衣服。 正感到惋惜那些紅色的花瓣落下,憂愁地看到綠葉茂盛。 爲何幽深的山峰和曲折的小逕,能畱住那飄落的花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山中的景象,通過對落花和綠葉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短暫美好的感慨和對自然美的珍惜。詩中“初日開林影,廻風動客衣”生動地描繪了清晨的陽光和風,而“正憐紅豔落,愁見綠芳肥”則巧妙地抒發了詩人對落花的憐惜和對綠葉茂盛的憂愁。最後兩句“何事幽峰曲,能畱一片飛”則帶有一種哲理意味,暗示了自然界中某些美好事物的頑強和不易消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