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邑志成有不察而齋怒者乃得謗又以有所譽來也感而賦之四首
一任紛紛自吐茹,繇來述史罪知餘。
毛吹何事專無厭,肘掣還疑尚可書。
祇爲鄉邦章法重,久拚物我怨恩除。
餘情止此諸非急,應有空衡鑑拙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修邑:修撰地方誌。
- 齋怒:指因修志而引起的憤怒或不滿。
- 謗:誹謗,指責。
- 譽:讚譽,稱讚。
- 吐茹:比喻表達和吸收知識。
- 繇來:由來,來源。
- 述史:敘述歷史。
- 罪知餘:因知之過多而獲罪。
- 毛吹:比喻細小的事情。
- 無厭:不滿足。
- 肘掣:比喻受到牽制或阻礙。
- 鄉邦:家鄉,故土。
- 章法:規則,法度。
- 物我怨恩除:指個人與外界的恩怨情仇都應拋開。
- 空衡鑑拙疏:指以空虛的標準來評價自己的笨拙和疏忽。
翻譯
任由人們自由表達和吸收知識,自古以來敘述歷史的罪過在於知道得太多。細小的事情爲何總是不滿足,受到牽制還懷疑是否還有可寫之處。只是因爲家鄉的規則和法度重要,長久以來寧願拋開個人與外界的恩怨情仇。我的情感僅限於此,並不急於求成,應該以空虛的標準來評價自己的笨拙和疏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修撰地方誌過程中的感慨和自省。詩中,「一任紛紛自吐茹」展現了作者對知識自由表達的開放態度,而「繇來述史罪知餘」則反映了歷史敘述的複雜性和責任。後句通過對「毛吹」和「肘掣」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在修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最後,作者強調了家鄉規則的重要性,並表達了自己不急於求成,願意以謙遜的態度接受評價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歷史和責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