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樹
攜我煙霞意,銷磨時俗心。
短牆塵事隔,庭樹頗蕭森。
少女攀枝出,水龍抱葉吟。
氣染湘波綠,聲流越浦陰。
兩地三千里,楚歌異越音。
誰分雲夢滴,轉益珠溟深。
日暮涼煙起,煙內有棲禽。
念爾歸飛翼,遙思招隱林。
曾是夙懷想,積歲渺難尋。
人生坐如此,何以慰升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霞:指山水之間的美景。
- 時俗心:指世俗之心,即塵世間的雜念和慾望。
- 蕭森:形容樹木茂密而顯得陰暗。
- 水龍:此處可能指水中的龍形物,或比喻水流的聲音。
- 湘波:指湘江的水波。
- 越浦:指越地的水邊。
- 雲夢:古代湖澤名,在今湖北省境內。
- 珠溟:指大海,比喻深遠。
- 招隱林:指隱居的山林。
翻譯
我帶着對山水美景的嚮往,來消磨心中的世俗之念。 短牆之外是塵世的喧囂,而庭院中的樹木卻顯得陰暗而茂密。 少女攀着樹枝出來,水中的龍形物抱着葉子吟唱。 氣息染綠了湘江的水波,聲音流向越地的水邊。 兩地相隔三千里,楚地的歌聲與越地的音調不同。 誰能分辨雲夢澤的滴水聲,反而使大海顯得更加深遠。 日暮時分,涼煙升起,煙霧中棲息着禽鳥。 我想念那些歸飛的鳥兒,遙想着隱居的山林。 這些一直是我的夙願,但積年累月卻難以尋覓。 人生就是這樣,如何才能安慰那些起伏不定的心情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庭院樹木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煙霞意」與「時俗心」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後文通過對湘波、越浦等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高遠的情懷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