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薄暮偕諸伴集爾孚浮春涘得言字

晚追春色出東門,有約還過載酒園。 興入花前同不淺,杯從詩思與俱煩。 全消數局浮更永,賴有餘音止座喧。 此際忙閒因底事,醉醒以外慾何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薄暮:傍晚,黃昏時分。
  • :一同,一起。
  • 諸伴:各位同伴。
  • :聚集。
  • 爾孚: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浮春涘:春水邊,涘指水邊。
  • 得言字:指以「言」字爲韻腳作詩。
  • 載酒園:攜帶酒的園子,可能是指一個飲酒作樂的地方。
  • 花前:花下,花叢前。
  • 浮更永:浮指浮生,更永指夜晚更深,意指夜晚的時光。
  • 餘音:餘音,指音樂或歌聲的餘韻。
  • 止座喧:使座上的喧譁停止,即音樂或歌聲使人們安靜下來。
  • 此際:此時此刻。
  • 因底事:因爲什麼事情。
  • 醉醒以外:除了醉酒和清醒之外。

翻譯

傍晚時分,我與朋友們一同出門,追尋春色,還約定再去載酒園。 興致盎然地來到花前,飲酒作詩,思緒紛繁。 夜晚的時光在酒局中消磨,幸好有美妙的音樂餘音繚繞,使座上的喧譁得以平息。 此時此刻,我們忙忙碌碌,究竟是爲了什麼?除了醉酒和清醒,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郭之奇與朋友們在春日傍晚的歡聚場景。詩中,「晚追春色出東門」一句,即展現了他們追尋自然美景的雅興。後文通過對飲酒作詩、夜晚時光的消磨以及音樂餘音的描寫,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結尾的「醉醒以外慾何言」更是以一種哲理的口吻,表達了除了醉酒和清醒之外,生活中的其他瑣事都不足掛齒,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