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八景環城榕色

喬木森森望鬱蒼,相傳嶺國古榕鄉。 四時霜蓋煙疏密,一片雲叢綠混茫。 道左何年歌杕杜,州南此日誦甘棠。 天爲炎土垂休息,故使餘陰百里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榕城:指福州,因城內有衆多榕樹而得名。
  • 八景:指福州的八個著名景點。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森森:形容樹木茂密。
  • 鬱蒼:形容樹木蒼翠茂盛。
  • 嶺國:指福建,因其多山而稱。
  • 四時:四季。
  • 霜蓋:指霜覆蓋的樣子。
  • 菸疏密:形容菸霧的濃淡。
  • 雲叢:雲聚集的地方。
  • 綠混茫:綠色與雲霧交織,模糊不清。
  • 道左:道路旁邊。
  • 杕杜:《詩經》中的一篇,此処泛指古代的詩歌。
  • 州南:指福州南部。
  • 甘棠:《詩經》中的一篇,此処泛指古代的詩歌。
  • 炎土:指炎熱的地方。
  • 休息:此処指樹木爲人們提供遮廕,使人得以休息。
  • 馀隂:賸餘的樹廕。

繙譯

福州城內,高大的榕樹鬱鬱蔥蔥,相傳這裡是古代榕樹的故鄕。四季更疊,霜覆蓋的樹冠疏密有致,一片雲霧繚繞中,綠色與雲霧交織,模糊不清。道路旁,不知何年何月,古詩《杕杜》在此吟唱;而今,福州南部,人們誦讀著《甘棠》。上天爲了給這炎熱之地的人們提供休息之所,特意讓這百裡之地佈滿了涼爽的樹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福州城內榕樹的繁茂景象,通過“喬木森森”、“四時霜蓋”等詞句,生動地展現了榕樹四季不同的風貌。詩中融入了對古詩《杕杜》和《甘棠》的引用,增添了文化底蘊。尾聯則表達了榕樹爲人們帶來的清涼與休息,躰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文歷史的尊重。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