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倦連日得諸山周旋晚泊口占二十韻

久客扁舟倦,春溪百象玄。 溯洄頻屈指,山水日齊肩。 中央一明鏡,左右雙翠鈿。 幾曲藏深樹,隨地有村煙。 牧子攀枝過,樵夫倚石穿。 持筐饒野婦,結伴共來還。 山果多盈掬,山花亦自妍。 薄暮歸人盡,好鳥獨連翩。 蟲聲時在谷,猿嘯必臨巔。 嵯峨諸石向,老大百藤牽。 久視心慌忽,遙看意糾纏。 誰能招隱士,吾欲漱飛泉。 深巖存化跡,山情那可專。 菁華山未竭,猶許獨裳褰。 相招應有素,暫泊豈非緣。 即見堪延賞,於茲更索詮。 蒼茫歸結撰,心目幾周旋。 翻宜舟楫鈍,得使幽佳前。 羈顏聊自適,勝趣頗堪傳。 漫持終古意,感嘆及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深奧,神祕。
  • 溯洄:逆流而上。
  • 屈指:計算。
  • 明鏡:比喻清澈的水面。
  • 翠鈿:翠綠色的裝飾物,這裏比喻山峯。
  • 盈掬:滿手,形容東西很多。
  • :美麗。
  • 連翩:連續不斷。
  • 嵯峨:山勢高峻。
  • 慌忽:心神不定。
  • 糾纏:複雜難解。
  • 漱飛泉:飲泉水。
  • 菁華:精華,這裏指山中的美景。
  • 裳褰:提起衣裳,形容準備行動。
  • 羈顏:旅途中的面容。
  • 勝趣:美好的景緻。
  • 索詮:尋求解釋。
  • 結撰:構思寫作。
  • 周旋:環繞,這裏指心神沉浸。

翻譯

久居小船已感疲倦,春日的溪流顯得神祕莫測。 逆流而上,頻繁計算日子,山水景色日日並肩。 水面如中央的明鏡,兩側山峯如翠綠的裝飾。 幾處彎曲隱藏着深林,處處可見村莊的炊煙。 牧童攀枝而過,樵夫倚石穿行。 手持筐籃的野婦,結伴而歸。 山果多得滿手,山花也自然美麗。 傍晚歸家的人已盡,好鳥依舊連綿不斷。 蟲聲不時在谷中響起,猿猴的嘯聲必在山頂。 高聳的石頭,老藤纏繞。 久看心神不定,遠望思緒複雜。 誰能召喚隱士,我欲飲飛泉。 深山中存有化跡,山情豈能獨佔。 山中的精華未盡,仍允許我獨自探索。 相互邀請應有約定,暫泊豈非緣分。 即見美景值得欣賞,在此更需尋求解釋。 蒼茫中歸結寫作,心與目幾番沉浸。 反而宜慢行舟,以使幽美在前。 旅途中的面容自適,美好景緻頗可傳頌。 漫持終古之意,感嘆觸及千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舟行山水間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讚歎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中央一明鏡,左右雙翠鈿」等句,巧妙運用比喻,生動展現了山水的靜美與壯闊。詩末的「漫持終古意,感嘆及千年」則抒發了作者對自然與歷史的深沉感慨,體現了其超脫塵世的情懷。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