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羅文昭

聞報旬來獨臥幹,魂搖天闕夢猶寒。 公車未必如方朔,木榻還應愧幼安。 誰爲君王申九伐,況聞功業起三韓。 艱危宏濟須公等,肯遣蕭條老鶡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旬來:近十天。
  • 獨臥幹:獨自躺着,幹指干支,這裏可能指時間。
  • 魂搖天闕:靈魂似乎在天宮中搖擺,形容心神不寧。
  • 夢猶寒:夢境中仍然感到寒冷,比喻心境淒涼。
  • 公車:官車,這裏指官職。
  • 方朔:指東方朔,漢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
  • 木榻:木製的牀榻。
  • 幼安:指曹操的字,這裏可能指曹操的安逸生活。
  • 申九伐:指申國多次征伐,這裏可能指國家的戰爭。
  • 三韓:古代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這裏可能指朝鮮半島的局勢。
  • 艱危宏濟:艱難危險中的偉大救助。
  • 蕭條:冷清,不景氣。
  • 鶡冠:古代的一種冠帽,這裏可能指官員的身份。

翻譯

聽說你近十天來獨自躺着,心神不寧,彷彿靈魂在天宮中搖擺,連夢境都感到寒冷。官職未必能像東方朔那樣顯赫,躺在木榻上也許會羨慕曹操的安逸。誰能爲君王申國多次征伐,何況聽說朝鮮半島的局勢正在好轉。在艱難危險中需要你們的偉大救助,不要讓這冷清的景象老去,像戴着鶡冠的官員那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羅文昭的關心和期望。詩中,「魂搖天闕夢猶寒」描繪了羅文昭心神不寧的狀態,而「公車未必如方朔」則表達了對官職的不滿和對東方朔的羨慕。後兩句則轉向對國家大事的關切,希望羅文昭能在艱難時刻發揮作用,不要讓國家的景象變得冷清。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和國家的雙重關懷。

陳邦彥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