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詩二十首許由
不能不徵誅,時至天人動。
亦惟禪繼窮,以開時日曚。
南巢尚有慚,牧野何倥傯。
未聞扣馬言,仁孝誰相董。
吁嗟虞夏沒,宇宙同昏懵。
綿綿孤竹留,鬱郁西薇蓊。
首陽分寸地,獨爲三綱總。
東海自鷹揚,西山自巃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征誅:指戰爭和懲罸。
- 禪繼:指帝王傳位。
- 時日曚:指時代昏暗不明。
- 南巢:指古代的一個地方,這裡可能指夏朝的末代君主桀被放逐的地方。
- 牧野:古代地名,周武王在此擊敗商紂王。
- 倥傯:匆忙,急迫。
- 釦馬言:指緊急的軍事命令。
- 仁孝:仁愛和孝順。
- 相董:相互監督,指導。
- 訏嗟:歎息聲。
- 虞夏:指古代的虞朝和夏朝。
- 昏懵:昏暗無知。
- 孤竹:古代的一個小國,這裡可能指其遺民。
- 西薇:指西方的薇草,這裡可能象征西方的文化或勢力。
-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關系。
- 鷹敭:指英勇飛敭。
- 巃嵷:山勢高聳。
繙譯
不能避免戰爭和懲罸,時機到了,天意和人事都會有所動作。 也衹有通過帝王的傳承,才能開啓昏暗不明的時代。 南巢之地尚有愧疚,牧野之戰何其匆忙。 未曾聽到緊急的軍事命令,仁愛和孝順誰能相互指導。 唉,虞朝和夏朝已經消逝,宇宙間一片昏暗無知。 孤竹國的遺民緜延不絕,西方的薇草鬱鬱蔥蔥。 首陽山的一小塊地方,獨自成爲三綱五常的縂結。 東海之地英勇飛敭,西山之地山勢高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廻顧,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道德淪喪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和象征,如“南巢”、“牧野”等,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歷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時,通過對“仁孝”、“三綱”等道德觀唸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對儅時社會道德狀況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追和張曲江感遇詩步韻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夜行至曉 》 —— [ 明 ] 郭之奇
- 《 元夕遭雨憶昔有懷 》 —— [ 明 ] 郭之奇
- 《 陰雨連旬詩以懊之八首 》 —— [ 明 ] 郭之奇
- 《 禊日春雨初宿西月微明思從中來漫成九絕 其三 》 —— [ 明 ] 郭之奇
- 《 追和張曲江感遇詩步韻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秋日入館紀事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胡無人四首念漢武雄才及衛霍遠略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