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陪祀:陪同祭祀。
- 昭陵: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霜露:霜和露水,兩物常並稱,泛指秋天的露水。
- 林巒:樹林與峯巒,泛指山林。
-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 蒼玄:深青色,這裏指天空。
- 化跡:變化的痕跡。
- 丹紫:紅紫色,這裏指晚霞。
- 深峯:高聳的山峯。
- 瑞藹:吉祥的雲氣。
- 弓劍:弓和劍,古代兵器。
- 靈扃:神靈的門戶,這裏指陵墓的門戶。
- 鼓鍾:鼓和鍾,古代樂器。
- 蕭蕭:形容風聲。
- 悽愴:悲傷。
- 奔走:急行。
- 楸鬆:楸樹和松樹,常植於墓地。
翻譯
秋天霜露帶來的思緒肅穆,林間山巒被暮色籠罩。 天空的深青色歸於變化的痕跡,晚霞將高聳的山峯染成紅紫色。 吉祥的雲氣環繞着弓劍,神靈的門戶緊閉,鼓鐘聲不再。 在風聲蕭蕭、悲傷的夜晚,我急行前往墓地,那裏種滿了楸樹和松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暮色中的昭陵景象,通過霜露、林巒、蒼玄、丹紫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肅穆而神祕的氛圍。詩中「瑞藹環弓劍,靈扃閉鼓鍾」一句,既展現了陵墓的神聖與莊嚴,又暗含了對逝去英雄的緬懷。結尾的「蕭蕭悽愴夜,奔走向楸鬆」則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哀思和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郭之奇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過皂口舟爲巨石頂碎賴前舟回救得脫 》 —— [ 明 ] 郭之奇
- 《 七夕江月距立秋前有六日 》 —— [ 明 ] 郭之奇
- 《 晉文淵閣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聞閩師數百艘至澳門喜其來而悲其晚 》 —— [ 明 ] 郭之奇
- 《 四怨三愁五情詩 其八 一情 》 —— [ 明 ] 郭之奇
- 《 曉柳千堤綠 》 —— [ 明 ] 郭之奇
- 《 代淮南王 》 —— [ 明 ] 郭之奇
- 《 王師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達行畿十絕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