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弟生日同諸公集春草堂得文字

寒月高齋子鶴聞,竹煙梅雪冷紛紛。 偶然筆落珠成字,誤被人呼鳳作羣。 萬石廁牏香史冊,八荀杯杓走天文。 眼中鬃鬣聯翩去,任我南山北嶺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厠牏(cè yú):古代指厠所。
  • 盃杓(bēi sháo):指酒盃和勺子,這裡泛指酒器。
  • 鬃鬣(zōng liè):指馬的鬃毛和鬣毛,這裡比喻英俊的男子。

繙譯

寒月高懸,書齋中傳來鶴鳴,竹影與梅雪交織,冷冷清清。 偶然間筆落,字字如珠,卻誤被人們稱作鳳群。 萬石厠牏,香氣彌漫史冊,八荀盃杓,酒意追逐天文。 眼前英俊的男子們接連離去,任我自由地遊走於南山北嶺之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寒月之夜,書齋中的靜謐與高雅。詩中“寒月高齋子鶴聞”一句,以寒月、高齋、鶴鳴三個意象,營造出一種清冷而超脫的氛圍。後文通過“筆落珠成字”與“誤被人呼鳳作群”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文字藝術的自信與對世俗評價的淡然。結尾的“眼中鬃鬣聯翩去,任我南山北嶺雲”則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任情山水的豁達情懷。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