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石過訪共宿二聖禪林次日至柳浪遂有三峽之約

寒潭冰月澹鬚眉,話到鍾沉唄冷時。 綠水攜來尋和者,白雲收去贈相知。 閒耽碧柳新莎地,認取長林倦鳥枝。 謝客已堅復屐齒,峽猿巫雨任追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àn):平靜,甯靜。
  • 鍾沉唄冷:鍾聲沉寂,唄聲冷清,形容寺廟的甯靜。
  • 和者:指志同道郃的朋友。
  • 閒耽 (xián dān):悠閑地沉醉。
  • 新莎地:新長出的草地。
  • 謝客:謝絕客人。
  • 複屐齒:再次踏上旅途。
  • 峽猿巫雨:指三峽地區的猿猴和巫山的雨,象征著旅途的艱辛和不可預知。

繙譯

在寒冷的潭水邊,月光照得須眉都顯得冰冷,我們談到了鍾聲已沉寂、唄聲也冷清的時刻。攜帶著綠水尋找志同道郃的朋友,將白雲收起贈給知己。悠閑地沉醉在碧綠的柳樹和新生草地中,認出了長林中疲倦的鳥兒棲息的枝頭。已經堅決謝絕了客人,再次踏上旅途,任由三峽的猿猴和巫山的雨隨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袁宏道與友人在禪林中的清幽對話,以及對自然美景的沉醉。詩中“寒潭冰月澹須眉”一句,以寒冷的潭水和冰冷的月光來象征心境的甯靜與超脫。後文通過“綠水攜來尋和者”和“白雲收去贈相知”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自然的親近。結尾的“峽猿巫雨任追隨”則展現了詩人不畏艱難,願意追隨自然之美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