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楸枰(qiū píng):古代的棋磐,多用楸木制成。
- 徹暮:直到傍晚。
- 蓓蕾(bèi lěi):花蕾,未開放的花。
- 裝池:指書籍的裝訂,這裡可能指書籍的散亂。
- 鞦容:鞦天的景色或氣象。
繙譯
閑適的生活也很適宜,整晚都在棋磐上對弈。 晚開的花朵上殘畱著未放的花蕾,古老的牀榻上書籍散亂。 雲腳剛收起雨,鞦天的景色漸漸進入詩中。 每家每戶都貯存著新釀的酒,等待菊花盛開的時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日閑適生活的畫麪,通過對棋侷、花朵、書籍和鞦景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享受和對鞦天的喜愛。詩中“楸枰徹暮棋”表現了詩人對棋藝的熱愛,而“晚花殘蓓蕾”則細膩地描繪了鞦日花朵的嬌美。結尾的“家家貯新釀,等取菊開時”則透露出對鞦天豐收和菊花盛開的期待,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偶成 》 —— [ 明 ] 袁宏道
- 《 龍君御載酒過德山見訪一別十三年矣感念存沒不覺悽然已復自笑舉觥相樂遂大醉 》 —— [ 明 ] 袁宏道
- 《 龍湖師 》 —— [ 明 ] 袁宏道
- 《 山中舊齋 》 —— [ 明 ] 袁宏道
- 《 十二月十八日至蘄陽舍舟從興國走咸寧道出金牛鎮山路如刀脊飛雪浸膚輿人艱窘幾不能步然千峯綴雪或如鴉鵛或如 》 —— [ 明 ] 袁宏道
- 《 夢子髯 》 —— [ 明 ] 袁宏道
- 《 廿三日至蒲圻謝中丞出迎時年九十二鶴髮丹容尚能騎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絕以紀其盛 》 —— [ 明 ] 袁宏道
- 《 十二月十八日至蘄陽舍舟從興國走咸寧道出金牛鎮山路如刀脊飛雪浸膚輿人艱窘幾不能步然千峯綴雪或如鴉鵛或如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