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優彈唱

· 屠滽
班裏當歌讓早名,臨觴一曲使人驚。 板回促拍翻新調,絲引餘腔轉慢聲。 萱草泥融蚯蚓細,桃花風悄慄留生。 白頭重洗青春耳,不向何戡數渭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班裏:指古代的樂班,即音樂團體。
  • 臨觴:臨,靠近;觴,古代飲酒的器具,這裏指酒杯。臨觴即靠近酒杯,引申爲飲酒時。
  • 促拍:加快節奏。
  • 翻新調:創作或改編新的曲調。
  • 絲引:絲,指絃樂器;引,引導,這裏指演奏。
  • 餘腔:指音樂中的餘音,即旋律的延續部分。
  • 慢聲:緩慢的音調。
  • 萱草泥融:萱草,一種植物;泥融,泥土溼潤。這裏形容音樂細膩如萱草在溼潤的泥土中生長。
  • 蚯蚓細:形容音樂細膩如蚯蚓。
  • 桃花風悄:桃花,春天的花朵;風悄,風輕輕吹過。這裏形容音樂如春風輕拂桃花。
  • 慄留生:慄,一種植物;留生,停留生長。這裏形容音樂的持久和生長。
  • 白頭重洗青春耳:白頭,指年老;重洗,重新洗滌;青春耳,年輕時的聽覺。這裏指年老時重新體驗年輕時的音樂感受。
  • 何戡:人名,可能是當時的著名音樂家。
  • 渭城:地名,這裏可能指何戡的故鄉或其代表作品。

翻譯

在樂班中早已名聲在外的王優,每當飲酒時彈唱一曲,總能令人驚歎。他加快節奏,翻新曲調,用絃樂器引導出餘音,轉而演奏緩慢的旋律。音樂細膩如萱草在溼潤的泥土中生長,又如蚯蚓般細緻;它像春風輕拂桃花,又如慄樹在風中持久生長。白髮蒼蒼的我,再次洗滌了年輕時的耳朵,不再只向何戡數渭城。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王優的音樂才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其音樂的多樣性和感染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萱草、蚯蚓、桃花和慄樹,來比喻音樂的細膩、持久和生命力。結尾表達了詩人對王優音樂的極高評價,認爲其音樂足以超越當時的著名音樂家何戡,體現了對王優音樂才華的深深敬仰。

屠滽

明浙江鄞縣人,字朝宗,號丹山。成化二年進士。授御史。巡按四川湖廣,所至有政績。累遷吏部尚書。愛惜人才,斥抑僥倖。弘治十二年,重建清寧宮成,詔許烏斯藏僧入宮慶祝。滽再疏諫止。武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掌都察院事。後以忤劉瑾,致仕。卒諡襄惠。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