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逢王侍御暫還五羊別業

避驄江左昔時賢,主聖能容直道全。 中使誤傳靈囿曲,侍臣新獻旅獒篇。 虞園樹影依僧舍,章水灘聲逐客船。 聞道白麟將罷對,相如諫獵豈徒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避驄:避開驄馬,指避開權貴,不與之同流合污。驄,音cōng,一種青白色的馬。
  • 靈囿:古代帝王畜養禽獸的園林。
  • 旅獒:古代的一種犬,此處可能指獻給君王的珍貴禮物。
  • 虞園:指古代帝王的園林。
  • 章水:即章江,流經江西省的一條河流。
  • 白麟:傳說中的神獸,此處可能指重要的祥瑞或事件。
  • 相如諫獵:指司馬相如向漢武帝進諫,勸其不要過度狩獵,以免荒廢政事。

翻譯

昔日江左的賢士避開權貴,因爲君主聖明,能夠包容直率的言論。中使誤傳了關於靈囿的消息,侍臣則新獻上了關於旅獒的篇章。虞園的樹影依偎在僧舍旁,章江的灘聲隨着客船流動。聽說白麟即將停止對答,相如的諫獵之言豈能是徒勞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江左賢士、君主聖明、靈囿、旅獒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直道而行、不畏權貴的嚮往,以及對君主能夠容納直言的期待。詩中「虞園樹影依僧舍,章水灘聲逐客船」一句,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讚美。結尾提及「相如諫獵」,暗示了詩人對於直言進諫、匡正君過的重視,體現了其高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