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懷四十首

侍從違明主,江湖作遠臣。 心常依日月,年漸老風塵。 賦在休詢鵩,文成或感麟。 白頭吟更苦,垂涕望楓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開。
  • 明主:賢明的君主。
  • 江湖:指遠離朝廷的地方。
  • 遠臣:遠離朝廷的臣子。
  • 依日月:比喻忠誠於君主。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古代的一種文體。
  • 休詢鵩:不必詢問鵩鳥(古代傳說中的不祥之鳥),意指不必擔憂不祥之事。
  • 感麟:感動於麒麟的出現,麒麟是吉祥的象徵。
  • 白頭吟:指年老時吟詠的詩。
  • 垂涕:流淚。
  • 楓宸:指朝廷。

翻譯

離開了賢明的君主,我在江湖中成爲了遠離朝廷的臣子。 我的心中始終忠誠於君主,但隨着年歲的增長,我逐漸老去,面對世俗的紛擾。 我寫的賦文不必擔憂不祥之事,我的文章中或許會感動于吉祥的象徵。 年老時吟詠的詩更加苦澀,我流着淚,深情地望着朝廷的方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忠誠與對遠離朝廷生活的感慨。詩中,「侍從違明主,江湖作遠臣」描繪了詩人離開朝廷的無奈,而「心常依日月,年漸老風塵」則抒發了詩人對君主的忠誠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兩句「白頭吟更苦,垂涕望楓宸」更是深情地表達了對朝廷的思念與不捨,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