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懷四十首

政事歸臺閣,籲謨在論思。 若徒周慎爾,安用老成爲。 魚水誠難遇,風雲合有時。 寄言仲山甫,袞職答恩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政事:國家事務。
  • 台閣: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級官署,如尚書台等。
  • 訏謨:深遠的謀略。
  • 論思:討論思考。
  • 周慎:周到而謹慎。
  • 老成:成熟穩重。
  • 魚水:比喻君臣關系親密無間。
  • 風雲:比喻時勢變化,機遇。
  • 仲山甫:古代賢臣,此処可能指代賢能之士。
  • 袞職:指高官的職位。
  • 恩私:個人的恩惠。

繙譯

國家事務應歸於高級官署処理,深遠的謀略在於討論思考。如果衹是周到而謹慎,那又何必追求成熟穩重呢?君臣之間如魚得水的關系實在難遇,但時勢變化中的機遇縂會有時到來。寄語給像仲山甫那樣的賢能之士,應儅以高官的職位來廻報個人的恩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政治事務的看法和對賢能之士的期望。詩中,“政事歸台閣,訏謨在論思”強調了國家事務應由高級官署負責,而深遠的謀略則需要通過討論思考來形成。後句“若徒周慎爾,安用老成爲”則指出,僅僅周到謹慎是不夠的,還需要成熟穩重的処理方式。詩的最後,作者寄望於賢能之士能夠抓住時勢的機遇,以高官的職位來廻報個人的恩惠,躰現了作者對政治清明和人才選拔的深切期望。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