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宮雜曲

小童學煉白硃砂,輪向天壇掃落花。 玉管金爐解迎客,碧雲遙指太清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和宮:道教宮觀名,常指道士修煉之地。
  • 區大相:明代詩人。
  • 白硃砂:道教煉丹術中常用的一種材料,象徵着煉丹活動。
  • 天壇:道教中供奉神靈的高臺,此處指道觀中的祭壇。
  • 玉管金爐:指道觀中用於煉丹的器具,玉管可能是指煉丹用的管狀器具,金爐則是煉丹爐。
  • 太清家:道教中指最高的天界,即太清境,是道士修煉成仙的理想之地。

翻譯

小道童學習煉製白色的硃砂, 在天壇周圍掃去落下的花瓣。 玉製的管狀器具和金色的煉丹爐, 迎接來訪的客人, 碧藍的雲朵遙遙指向那太清仙境的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道教宮觀中的寧靜景象,通過小道童煉丹和打掃天壇的細節,展現了道觀生活的日常。詩中「玉管金爐解迎客」一句,既體現了道觀中的煉丹活動,也隱喻了道觀的開放與歡迎。結尾的「碧雲遙指太清家」則寄託了道士們對仙境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道教文化中對清淨、超脫的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