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寺:荒野中的寺廟。
- 開徑:開闢小路。
- 掩關:關閉門戶。
- 白足:指僧人,因僧人常穿白色襪子。
- 紅顏:指年輕人,這裏指自己已經年老。
- 城闕:城門兩邊的樓觀,泛指城市。
- 秋陰:秋天的陰雲。
- 郊原:郊外的平原。
- 夕照:夕陽的餘暉。
- 翻經:翻閱佛經。
- 深葉底:密葉之下。
- 暮禽:傍晚的鳥。
翻譯
在荒野中的寺廟,是誰開闢了這條小路?秋風中,我獨自關閉了門戶。遇到僧人,我便稱呼他爲「白足」,而我自己,已是一副老去的紅顏。城門樓觀上的秋陰漸漸晚了,郊外的平原上,夕陽的餘暉靜靜地灑落。在密葉之下,我翻閱着佛經,偶爾能看見傍晚歸巢的鳥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寺居的靜謐與孤獨。詩人通過「野寺」、「秋風」、「掩關」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隱逸氛圍。詩中「逢僧呼白足,爲客老紅顏」一句,既表現了詩人對僧侶的尊敬,也透露出自己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後兩句「城闕秋陰晚,郊原夕照閒」則進一步以秋天的陰雲和夕陽的餘暉,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最後,「翻經深葉底,時見暮禽還」則以翻閱佛經和暮鳥歸巢的場景,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佛教哲理的沉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區大相的其他作品
- 《 同家兄舍弟謁文昌臺 》 —— [ 明 ] 區大相
- 《 後羣雁 》 —— [ 明 ] 區大相
- 《 送慧上人還江南兼寄陸伯生文學 》 —— [ 明 ] 區大相
- 《 始赴東山口楊柳村莊作 》 —— [ 明 ] 區大相
- 《 出城馬首望西山 其四 》 —— [ 明 ] 區大相
- 《 送袁文瀫令富陽 》 —— [ 明 ] 區大相
- 《 侍御弟園梅同樑少仲黃汝綸四家兄賞詠 》 —— [ 明 ] 區大相
- 《 陪歐楨伯集黎惟仁對江樓 》 —— [ 明 ] 區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