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夜別兵憲莫葵山公是公宴留草書因賦

· 陶益
駐節江山靜,開船蠟炬明。 樽前方染翰,樓上已深更。 月吐朱旗閃,風生畫角鳴。 酒酣還起舞,況復聽雞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駐節:停留、駐紮。
  • 蠟炬:蠟燭。
  • :酒杯。
  • 染翰:指書寫,翰指毛筆。
  • 畫角: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形似牛角,用以吹奏。
  • 酒酣:飲酒至興致高昂。

翻譯

在靜謐的江山中停留,開船時蠟燭明亮。 在酒杯前書寫,樓上已是深夜。 月亮閃耀着朱旗,風中畫角聲聲。 飲酒至興致高昂,還起身起舞,更何況聽到雞鳴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江邊的離別場景,通過「駐節江山靜」和「開船蠟炬明」展現了寧靜與明亮的對比。詩中「樽前方染翰,樓上已深更」表達了離別時的書寫與深夜的寂靜。後兩句「月吐朱旗閃,風生畫角鳴」則通過月光和風聲,增添了離別時的莊嚴與哀愁。結尾的「酒酣還起舞,況復聽雞聲」則展現了離別時的豪情與不捨,雞鳴聲更是增添了時間的緊迫感,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時刻的深刻感受。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