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 陶益
孤雁飄飄客異鄉,洞庭水落倍悲涼。 黃蘆苦竹去何暮,朔雪寒雲飛已長。 弔影自憐沙上月,鳴聲空咽路傍霜。 白頭感汝偏相憶,弟妹蕭條老更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飄飄:形容孤雁飛翔的樣子。
  • 水落:指水位下降。
  • 黃蘆苦竹:指荒涼的景象,黃蘆和苦竹都是荒野中常見的植物。
  • 朔雪:北方的雪。
  • 寒雲:寒冷的雲。
  • 弔影:孤獨的身影。
  • 空咽:形容孤雁的叫聲,似乎在咽泣。
  • 蕭條:形容淒涼、冷落。

翻譯

孤雁獨自飛翔在異鄉,洞庭湖水位下降,更顯得悲涼。 黃蘆和苦竹遍佈的荒野,天色已晚,北方的雪和寒冷的雲,飛行已久。 孤獨的身影在沙上的月光中自憐,鳴叫聲在路旁的霜中空洞地咽泣。 白髮蒼蒼的我,因你的孤獨而更加思念,弟妹們也都淒涼冷落,老來更感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孤雁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異鄉漂泊、孤獨無依的深切感受。詩中,「孤雁飄飄客異鄉」直接點明瞭主題,而「洞庭水落倍悲涼」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加深了孤獨和悲涼的氛圍。後文中的「黃蘆苦竹」、「朔雪寒雲」等意象,進一步以荒涼的自然環境來象徵內心的孤寂。結尾處的「白頭感汝偏相憶」則透露出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老去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涼,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