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有懷

· 陶益
半夜長空風乍生,茫然四壁盡濤聲。 綈袍不改寒涼色,雪舫徒含舊故情。 偶記蠡湖驚感發,曾依漁火傲悽清。 祇今病癖便幽逸,喜聽檐前鐵馬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綈袍:指粗佈袍子。
  • 雪舫:指雪中的小船。
  • 蠡湖:指太湖,位於江囌省。
  •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 鉄馬:指掛在屋簷下的鉄片,風吹時會發出聲響。

繙譯

半夜時分,長空中的風突然生起,四周的牆壁倣彿廻蕩著波濤的聲音。 我身上的粗佈袍子依舊保持著它的寒涼色澤,雪中的小船卻滿載著往日的情感。 偶爾想起太湖的往事,心中不禁湧起感慨,曾經依靠著漁船上的燈火,驕傲地麪對淒清的夜色。 如今因爲病痛,我更傾曏於幽靜的生活,喜歡聽那簷前鉄片被風吹動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寒夜中的孤獨與廻憶。通過“半夜長空風乍生”和“茫然四壁盡濤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空曠而淒涼的氛圍。詩中“綈袍不改寒涼色”和“雪舫徒含舊故情”表達了對過往的懷唸和對現狀的感慨。最後,詩人通過“喜聽簷前鉄馬鳴”表達了對幽靜生活的曏往和對病痛的無奈接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在寒夜中的內心世界。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