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少齡王使君

· 陶益
緇塵荏苒憶萍逢,燕柳隋堤別恨同。 珍重遠書騫玩永,萋迷深夜夢魂通。 相期鼓柁灣黃木,更許移家上祝融。 何自話歸歸未得,幾回搔首嘆冥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緇塵(zī chén):黑色的塵土,比喻世俗的污垢。
  • 荏苒(rěn rǎn):時間漸漸過去。
  • 萍逢:比喻偶然的相遇。
  • 燕柳隋堤:指燕京(今北京)的柳樹和隋堤,這裏用來象徵離別的場景。
  • 珍重:重視,珍惜。
  • 遠書:遠方寄來的書信。
  • 騫玩(qiān wán):欣賞,玩味。
  • 萋迷: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 夢魂:夢中的靈魂,指夢境。
  • 相期:約定相會的時間。
  • 鼓柁(gǔ duò):鼓動船槳,指乘船。
  • 灣黃木: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移家:搬家。
  • 上祝融:指登上祝融峯,祝融峯是衡山的最高峯,這裏可能指向往的高遠之地。
  • 話歸:談論歸去的事情。
  • 搔首:抓頭,表示煩惱或思考的樣子。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向或遠方的人。

翻譯

黑色的塵土和時間的流逝讓我回憶起我們偶然的相遇,就像燕京的柳樹和隋堤上的離別一樣,我們的別恨是相同的。我珍惜遠方寄來的書信,長久地欣賞和玩味,深夜裏景色模糊,我的夢境與你的靈魂相通。我們約定在灣黃木相會,乘船而行,你也答應我搬家到祝融峯上去。爲何我們談論歸去的事情卻遲遲未能實現,我多次抓頭嘆息,望着高飛的鴻雁,感嘆遠方的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對歸途的渴望。詩中通過「緇塵荏苒」、「燕柳隋堤」等意象,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場景,增強了詩的情感深度。後句中的「珍重遠書」、「夢魂通」等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書信的珍視以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結尾的「搔首嘆冥鴻」則抒發了詩人對歸途的無奈和對遠方友人的牽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