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山歌

江帆江鳥晚爭回,溪月溪煙處處催。 聞道蓬萊又清淺,歸心那得夜潮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宿:指夜晚。
  • 江帆:江上的船帆。
  • 江鳥:江上的水鳥。
  • 爭回:爭相返回。
  • 溪月:溪邊的月亮。
  • 溪煙:溪邊的霧氣。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清淺:清澈淺顯,這裏形容蓬萊仙境的景象。
  • 歸心:歸家的念頭。
  • 夜潮:夜晚的潮水。

翻譯

夜晚,江上的船帆和水鳥爭相返回,溪邊的月亮和霧氣處處催促着時光。聽說蓬萊仙境又變得清澈淺顯,我歸家的念頭怎能像夜潮一樣輕易涌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江邊的景象,通過江帆、江鳥、溪月、溪煙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蓬萊又清淺」一句,既表達了對理想境地的嚮往,又暗含了對現實的不滿。結尾「歸心那得夜潮來」則是對歸家念頭的無奈表達,夜潮雖急,但歸心卻難以如潮水般洶涌而至,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