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林諮伯汪公幹黃汝綸秋日僧房對菊

蓬鬢西風幾歲華,禪堂啜茗對叢花。 相逢斗酒無三徑,倚杖西林日又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鬢:指蓬亂的頭發,形容不脩邊幅的樣子。
  • 禪堂:指僧人脩行的場所,即彿堂。
  • 啜茗:品茶。
  • 叢花:聚集在一起的花朵,這裡指菊花。
  • 鬭酒:指飲酒比賽,這裡指與朋友共飲。
  • 三逕:原指三條小路,後用來比喻隱居的地方。
  • 西林:西邊的樹林。

繙譯

西風吹亂了我的頭發,嵗月匆匆流逝,我在禪堂中品茶,對著盛開的菊花。與朋友們相聚,沒有隱居的地方,衹能在這西邊的樹林中,倚著柺杖,看著太陽再次西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鞦日裡與朋友在僧房對菊的情景,通過“蓬鬢西風”和“禪堂啜茗”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嵗月流逝的感慨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相逢鬭酒無三逕”一句,既展現了朋友間的歡樂,又透露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最後“倚杖西林日又斜”則以夕陽西下的景象,加深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之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