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望望瑤臺

白雲遊兮蒼梧,山連卷兮路崎嶇。日黯黯兮晝多霧,巖㟹嶆兮鬼嘯怒。 樛蘿蓊鬱兮塞往路,我欲從之修且阻。鶗鴂兮空山,帝子去兮不還。 道遠兮何極,不能隨之兮淚沾臆。涉湘皋兮綠潭,悲洞庭兮芳夕。 疏篁兮斑斑,山含怨兮水含憶。步遠岡兮不見,蹇夷猶兮難即。 望蒼梧兮白雲,隔千里兮思君。撫瑤瑟兮寄幽怨,採杜蘅兮愁氛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㟹嶆(láo cáo):山勢險峻的樣子。
  • 樛蘿(jiū luó):糾結的藤蘿。
  • 蓊鬱(wěng yù):茂盛的樣子。
  • 鶗鴂(tí jué):杜鵑鳥。
  • 臆(yì):胸。
  • 湘皋(xiāng gāo):湘江邊的高地。
  • 篁(huáng):竹子。
  • 蹇夷猶(jiǎn yí yóu):猶豫不決。
  • 杜蘅(dù héng):一種香草。
  • 氛氳(fēn yūn):盛多的樣子,這裏指愁緒。

翻譯

白雲飄蕩在蒼梧山上,山路蜿蜒崎嶇。日光黯淡,白晝多霧,山岩險峻,彷彿鬼魅在怒吼。 糾結的藤蘿茂密地堵塞了前行的道路,我欲追隨卻道路艱險。杜鵑鳥在空山中啼叫,帝子已離去不再歸來。 道路遙遠,終點何在,無法追隨,淚水沾溼了胸襟。涉過湘江邊的高地,綠潭之水,悲傷洞庭湖畔的芳香夜晚。 稀疏的竹林斑斑點點,山含怨恨,水含回憶。漫步在遠處的山岡,卻看不見,猶豫不決難以接近。 遠望蒼梧山上的白雲,千里之外思念你。撫摸着瑤瑟,寄託幽深的怨恨,採摘杜蘅,愁緒紛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遠而悲涼的山林景象,通過白雲、崎嶇山路、黯淡日光、險峻山岩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我欲從之修且阻」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與現實的無奈,而「帝子去兮不還」則透露出深深的失落與哀愁。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思念。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