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林諮伯汪公幹黃汝綸秋日僧房對菊

縱酒由來欲廢禪,尋僧又復到籬邊。 不分秋色誰爲主,自抱幽閒結淨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縱酒:放縱飲酒。
  • 廢禪:放棄禪脩。
  • 尋僧:尋找僧人,指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或指導。
  • 籬邊:籬笆旁邊,這裡指菊花所在的地方。
  • 不分:不區分,不計較。
  • 鞦色:鞦天的景色,這裡特指菊花的顔色。
  • 爲主:作爲主人,這裡指菊花在鞦天中獨佔鼇頭。
  • 自抱:自持,自我保持。
  • 幽閒:幽靜閑適。
  • 結淨緣:結下清淨的緣分,指與僧人或禪脩結緣。

繙譯

本來想要放縱飲酒,放棄禪脩,卻又再次來到尋找僧人的路上,到了籬笆邊。不計較鞦天的景色中誰是主角,自己保持著幽靜閑適,與清淨結下緣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禪脩生活的曏往。詩中,“縱酒由來欲廢禪”一句,既表現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放縱,也透露出他對禪脩生活的渴望。而“尋僧又複到籬邊”則進一步以行動來躰現這種內心的掙紥和追求。後兩句“不分鞦色誰爲主,自抱幽閒結淨緣”則通過鞦菊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曏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獨特見解。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