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山寺

萬古金山寺,煙波四望分。 對江吳共楚,終日水和雲。 燈影搖鮫室,香菸觸雁羣。 最宜禪誦處,船客夜深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鮫室:傳說中鮫人居住的地方。鮫人,即傳說中的人魚。
  • 禪誦:指僧人唸經。

翻譯

萬古流傳的金山寺,四周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站在寺中,可以同時看到吳地和楚地,江水與雲天終日相伴。夜晚,燈影搖曳,彷彿在鮫人的居所;香菸嫋嫋,觸動了天邊的雁羣。這裏最適宜僧人唸經,深夜裏,過往的船客也能聽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山寺的寧靜與深遠。通過「煙波四望分」和「終日水和雲」的描繪,展現了寺廟四周的廣闊水域和變幻莫測的天空,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兩句通過「燈影搖鮫室」和「香菸觸雁羣」的細膩描寫,增添了神祕與詩意,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結尾的「最宜禪誦處,船客夜深聞」,則強調了金山寺作爲禪修之地的靜謐與神聖,同時也表達了船客對這份寧靜的嚮往和共鳴。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