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樵者訊雲端錦巖

樵嶺問樵夫,仙源路有無。 幾人松下老,若個谷中愚。 古桂應誰折,新桃定數株。 幽尋若可結,攜手白雲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樵嶺:指山嶺,因樵夫常在此砍柴,故稱。
  • 仙源: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爲隱居或幽靜之地。
  • 穀中愚:指隱居山穀中的愚者,這裡指隱士。
  • 古桂:指古老的桂樹。
  • 新桃:指新近栽種的桃樹。
  • 幽尋:指探尋幽靜之地。
  • 白雲衢:指高遠的雲路,比喻隱居之路。

繙譯

在山嶺上詢問樵夫,通往仙境的路是否存在。 有幾個人在松樹下老去,哪個是穀中的隱士。 古老的桂樹應由誰來折枝,新種的桃樹定有幾株。 如果可以探尋這幽靜之地,我願與你攜手走上那高遠的雲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詢問樵夫來探尋通往仙境的路,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描繪了松下老者和穀中隱士的形象,以及古桂和新桃的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願意與志同道郃的人一起探尋幽靜之地,走上隱居之路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