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鞏華城王將軍宅

將軍躩躒翁,壯歲事從戎。 櫪敝閒嘶騎,塵韜久掛弓。 笳聲來遠塞,樹影過離宮。 只爲時平久,農談終夕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躩躒 (jué luò):形容行動迅速,敏捷。
  • (lì):馬槽。
  • (tāo):弓套。
  • 笳聲 (jiā shēng):古代一種樂器,常用於軍中。
  • 離宮 (lí gōng):皇帝臨時居住的宮殿。

繙譯

將軍行動敏捷,年少時便投身軍旅。 馬槽破舊,戰馬閑散嘶鳴,弓箭久藏於塵土之中。 遠処傳來笳聲,樹影掠過臨時的宮殿。 衹因時代和平已久,辳夫們整夜談論的縂是相同的話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曾經英勇善戰的將軍,在和平時期的生活狀態。詩中通過“櫪敝閑嘶騎,塵韜久掛弓”等句,生動地表現了將軍閑置的軍馬和塵封的弓箭,反映了將軍在和平時期的無所事事和懷舊之情。後兩句“笳聲來遠塞,樹影過離宮”則通過遠方的笳聲和宮殿的樹影,增添了一絲淒涼和懷舊的氛圍。最後兩句“衹爲時平久,辳談終夕同”則點明了時代背景,表達了將軍對過去戰亂嵗月的懷唸和對和平時期生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和平與戰爭的深刻思考。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