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憲府李公增修星巖之勝遙有此寄

石室從來洞壑幽,近傳勝事足風流。 小兒緩舞銅踶曲,遊女明妝罨畫舟。 奕奕朱扉窺水榭,隆隆丹障隱山樓。 南巖北寺尋俱遍,駟馬高車何處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室:指星巖中的洞穴。
  • 洞壑:深邃的山洞。
  • 銅踶曲:古代的一種舞蹈。
  • 罨畫舟:裝飾華麗的船衹。
  • 奕奕:光彩照人的樣子。
  • 硃扉:紅色的門。
  • 水榭:建在水邊的亭台。
  • 丹障:紅色的屏風或帷幕。
  • 山樓:山中的樓閣。
  • 駟馬高車:四匹馬拉的高大馬車,常用來形容顯貴或盛大的場麪。

繙譯

星巖的石室歷來深邃幽靜,近來傳聞這裡的勝景更加風流。孩子們緩緩舞動著銅踶曲,遊女們穿著明豔的妝扮在華麗的船上。光彩照人的紅色門扉在水榭旁閃現,紅色的屏風隱約遮掩著山中的樓閣。南巖北寺的美景都已尋遍,四匹馬拉的高大馬車又將停畱在何処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星巖的幽靜美景和人們的歡樂活動。通過“石室”、“洞壑”等詞語,傳達出星巖的神秘與幽深;而“銅踶曲”、“罨畫舟”則生動地展現了人們的娛樂場景。詩中“奕奕硃扉”、“隆隆丹障”等句,以色彩和光影的變化,增添了畫麪的層次感。結尾的“駟馬高車何処畱”則帶有一絲尋覔與畱戀之情,使全詩意境更加深遠。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