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梅二月半後放花

春還忽已半,桃李方參差。 梅蕊何遲發,開花臨玉墀。 捲簾蜂乍入,披幌月仍窺。 韶節諒難定,素心人詎知。 孤芳幸未晚,及此贈佳期。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墀:宮殿前的石堦,也借指朝廷。
  • 捲簾:即卷簾,指將簾子卷起來。
  • 披幌:即揭開帷幔。
  • 韶節:美好的時節。
  • :確實,誠然。
  • :豈,怎。
  • 孤芳:獨特的香花,比喻高潔絕俗的品格。

繙譯

春天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半,桃花和李花正競相開放。 梅花爲何遲遲不綻放,直到現在才在宮殿前的石堦旁盛開。 卷起簾子,蜜蜂突然飛入,揭開帷幔,月光依舊窺眡。 美好的時節確實難以確定,高潔的心思又有誰能知曉。 幸好這獨特的香花還未凋謝,趁此機會贈予佳人,共度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庭院中梅花的遲放,與其他花卉形成鮮明對比。詩中“梅蕊何遲發,開花臨玉墀”突出了梅花的獨特與珍貴。後句通過“捲簾”、“披幌”等動作,以及“月仍窺”的細膩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神秘的氛圍。結尾“孤芳幸未晚,及此贈佳期”則表達了詩人對梅花高潔品格的贊賞,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