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經玉蝀望太液池

雕闌宛轉度芳溪,映日春旗拂綵霓。 碧浪晴開天苑右,青山近出帝城西。 潭魚在藻驚人躍,谷鳥銜花過水啼。 惟有岸楊與汀草,長承玉輦幸金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蝀(dōng):指玉製的蝀,蝀是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形似龍而小,這裏可能指精美的橋樑或建築裝飾。
  • 太液池: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塘,位於北京故宮西側,是明清兩代皇家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 雕闌:雕刻精美的欄杆。
  • :經過。
  • 芳溪:芬芳的小溪。
  • 綵霓(cǎi ní):彩虹。
  • 天苑:皇家園林。
  • 帝城:指京城,即北京。
  • 潭魚:池塘中的魚。
  • 谷鳥:山谷中的鳥。
  • 銜花:口中含着花。
  • 岸楊:岸邊的楊柳。
  • 汀草:水邊的草。
  • 玉輦(yù niǎn):皇帝乘坐的車。
  • 金堤:堅固的堤岸,這裏指皇家園林中的堤岸。

翻譯

我經過那雕刻精美的欄杆,沿着芬芳的小溪前行,陽光下春天的旗幟輕拂着彩虹。 碧波盪漾的池水在皇家園林的右側,遠處的青山映襯着京城的西邊。 池塘中的魚兒在水中驚躍,山谷裏的鳥兒口中含着花兒飛過水麪啼鳴。 只有岸邊的楊柳和水邊的草,長久地承接着皇帝的車駕,幸運地守護着堅固的堤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家園林中的美景,通過精美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皇家的繁華。詩中「雕闌宛轉度芳溪」等句,以精緻的語言勾勒出了園林的華美與寧靜。後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生動描繪,如「潭魚在藻驚人躍,谷鳥銜花過水啼」,傳達出自然的活力與和諧。整首詩既展現了皇家園林的壯麗,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