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山家作

山村八九月,茅屋兩三家。 古道連楓葉,閒門落桂花。 竹深雞犬靜,鬆暝炊煙斜。 已似到田舍,猶嫌歸路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陽:地名,今湖南省衡陽市。
  • 山家:山中的住家。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古道:古老的道路。
  • 閒門:安靜的門戶,指少有人出入。
  • 炊煙:做飯時從煙囪冒出的煙。
  • 田舍:農家,農村。
  • (shē):遠。

翻譯

在衡陽的山村裏,八九月的時節,只有兩三戶人家住在茅屋中。 古老的道路上鋪滿了楓葉,安靜的門戶旁桂花飄落。 竹林深處,雞犬的聲音都聽不見,松林昏暗中,炊煙斜斜地升起。 這裏已經像是到了農家,但我還是覺得回家的路很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衡陽山村的寧靜秋景,通過茅屋、古道、楓葉、桂花等元素,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的田園風光。詩中「竹深雞犬靜,鬆暝炊煙斜」一句,以動襯靜,表達了山村的寧靜與恬淡。結尾「已像到田舍,猶嫌歸路賒」則透露出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但又感嘆歸途遙遠,流露出淡淡的鄉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歸途的無奈。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