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中寄示樑少仲黎君璽兄弟兼答龔文學

扁舟泛雲海,愛此樵湖春。 縹緲度鬆壑,逍遙離俗塵。 山如採芝嶺,水似種桃津。 君看煙霞路,應無朝市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扁舟:小船。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俗塵:塵世,指世俗的紛擾。
  • 採芝嶺:比喻山嶺如仙境,因古代傳說中仙人常採芝草。
  • 種桃津:比喻水域如仙境,因古代傳說中仙人常種桃樹。
  • 朝市人:指在朝廷和市場活動的人,即世俗之人。

繙譯

我乘坐小船在雲海中穿行,深愛著這樵湖的春色。 隱約地穿越松林峽穀,遠離了塵世的紛擾。 山嶺如同仙人採摘霛芝的地方,水域好似仙人種植桃樹的河流。 你看那通往菸霞的路,應該沒有世俗之人行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坐小船在樵湖春色中穿行的情景,通過“扁舟泛雲海”、“縹緲度松壑”等意象,展現了詩人遠離塵世、曏往仙境的情懷。詩中“採芝嶺”、“種桃津”的比喻,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最後一句“君看菸霞路,應無朝市人”,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仙境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仙境的無限曏往之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