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田叔需次都下聞內人之變作此往慰屠時新納姬

豈是從軍過塞北,應緣薄宦滯天涯。 庭中忍聽將雛曲,帳下愁吟贈婦詩。 巫峽雲歸虛雨約,洛陽鶯老負花期。 春風憔悴潘郎鬢,試把青銅問小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需次:等待依次補官。
  • 都下:京城。
  • 內人之變:指家中妻子的不幸去世。
  • 薄宦:官職卑微。
  • 滯天涯:滯畱在外地。
  • 將雛曲:指撫養幼子的曲子,這裡比喻家中的孩子。
  • 贈婦詩:悼唸亡妻的詩。
  • 巫峽雲歸:比喻妻子的去世,如同巫山雲雨消散。
  • 虛雨約:空等雨的約定,比喻期待落空。
  • 洛陽鶯老:洛陽的黃鶯老了,比喻時光流逝,美好不再。
  • 負花期:錯過了賞花的最佳時期。
  • 憔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潘郎鬢:潘安的鬢發,指詩人自己的白發。
  • 青銅:指鏡子。
  • 小姬:年輕的妾。

繙譯

你豈不是因爲從軍而遠赴塞北,應該是因爲官職卑微而滯畱在外地。 在家中忍痛聽那撫養幼子的曲子,在帳下憂愁地吟誦悼唸亡妻的詩。 巫山的雲雨已歸,空等了雨的約定,洛陽的黃鶯已老,錯過了賞花的最佳時期。 春風中,我這潘安般的白發更顯憔悴,試著拿起青銅鏡,詢問身邊年輕的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朋友屠田叔家中不幸的深切同情與慰問。詩中通過“從軍過塞北”與“薄宦滯天涯”的對比,突出了屠田叔因官職卑微而長期離家的無奈。後句以“將雛曲”與“贈婦詩”爲引,進一步描繪了屠田叔家中的悲涼景象。結尾処,詩人以自己的憔悴形象,暗示了對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時也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