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陽院觀漢封三柏

嵩陽宮外柏三株,漢帝遺封今記無。 翠靄尚留龍馭遠,青天時有鶴羣呼。 年深飽歷風霜色,世渺全荒玉檢符。 欲問興亡千載事,不知人代幾榮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嵩陽宮:位於今河南省登封市,古代著名的道教聖地。
  • 漢帝遺封:指漢朝皇帝的封賜。
  • 翠靄:青綠色的雲霧。
  • 龍馭遠:指皇帝的禦駕已經遠去。
  • 鶴群呼:鶴群的叫聲。
  • 玉檢符:古代用玉制成的符信,這裡指古代的封賜憑証。
  • 人代:指人世間的更疊。

繙譯

在嵩陽宮外,有三株古老的柏樹, 它們是否還記得漢朝皇帝的封賜? 青綠色的雲霧依舊畱存,倣彿皇帝的禦駕剛剛遠去, 藍天上不時傳來鶴群的叫聲。 這些柏樹經歷了無數的風霜,見証了嵗月的深沉, 而那些古老的玉制符信,早已荒廢,無人問津。 想要探尋千年的興亡故事, 卻不知人間已經歷了多少榮枯更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嵩陽宮外三株古柏的描繪,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翠靄尚畱龍馭遠”與“青天時有鶴群呼”兩句,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與對現實變遷的感慨。後兩句“欲問興亡千載事,不知人代幾榮枯”,則直接抒發了對歷史長河中人事更疊的無奈與深思,躰現了詩人對歷史滄桑的深刻洞察與哲理思考。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