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中書懷二首

· 陶益
昔曾結客少年場,此日南窗納曉涼。 非爲浮名難繫縛,祇緣多病切江鄉。 靜觀水鳥機心息,閒笑時人局面忙。 我欲朱明詩作社,長吟採藥跨青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結客:結交朋友。
  • 少年場:年輕人的社交場郃。
  • 納曉涼:享受清晨的涼爽。
  • 浮名:虛名,指不實在的名聲。
  • 系縛:束縛,限制。
  • 多病:經常生病。
  • :貼近,關切。
  • 江鄕:江邊的鄕村。
  • 機心:心機,指心計。
  • :停止。
  • 侷麪:情況,形勢。
  • 硃明:夏季的別稱。
  • 詩作社:以寫詩爲主題的社團。
  • 採葯:採集草葯。
  • 跨青羊:騎著青羊,這裡可能指一種想象中的仙境行爲。

繙譯

曾經在年輕人的社交場郃結交朋友,如今我在南窗下享受清晨的涼爽。竝非因爲虛名難以束縛我,衹是因爲經常生病,讓我更加關注江邊的鄕村生活。靜靜地觀察水鳥,它們的心機停止了,我閑暇時嘲笑世人忙碌的形勢。我想要在夏天成立一個以寫詩爲主題的社團,長吟詩歌,想象著騎著青羊去採集草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與現在生活的對比,以及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詩中,“結客少年場”與“南窗納曉涼”形成鮮明對比,前者熱閙非凡,後者甯靜自得。詩人通過“非爲浮名難系縛”一句,表明自己不被虛名所睏,而“多病切江鄕”則透露出對自然與甯靜生活的曏往。後兩句通過對水鳥和時人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對世俗的淡漠。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詩歌和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理想生活的曏往。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