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春興八首

· 陶益
觀海行逢有發僧,芳崖翠壁拉同登。 解衣推食雲中坐,御戢徒慚報未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有發僧:指未剃度的僧人,即俗家弟子。
  • 芳崖翠壁:形容山崖上花草繁茂,翠綠的巖壁。
  • 解衣推食:形容慷慨施捨,將自己的衣物和食物分給他人。
  • 御戢:指駕馭和控制,這裏可能指對自然力量的駕馭或對某種情感的控制。
  • 報未能:未能報答。

翻譯

在山中漫步,觀賞海景時,遇到了一位未剃度的僧人。我們一同攀登那花草繁茂、翠綠的巖壁。坐在雲霧繚繞的山中,我慷慨地將自己的衣物和食物分給他,但內心卻感到慚愧,因爲我未能駕馭或控制住某種情感,也未能報答他的恩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與一位未剃度的僧人相遇的情景,通過「觀海行逢有發僧」和「芳崖翠壁拉同登」的描繪,展現了山中的美景和與僧人的友誼。後兩句「解衣推食雲中坐,御戢徒慚報未能」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慷慨與慚愧,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身能力的反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