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三首

· 陶安
斫竹藩新廨,鋤茅闢古蹊。 地偏松鼠過,樹合竹雞啼。 信步來溪上,遲留到日西。 移時忽得句,遣興不拘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uó):砍、削。
  • (fān):籬笆。
  • (xiè):官署,舊時官吏辦公處所的通稱。
  • (chú):用鋤頭鬆土或除草。
  • (xī):小路。
  • (piān):偏僻。
  • 松鼠 (sōng shǔ):一種小型齧齒動物,常見於森林中。
  • 樹合 (shù hé):樹木茂密,枝葉交錯。
  • 竹雞 (zhú jī):一種生活在竹林中的鳥類。
  • 信步 (xìn bù):隨意地走。
  • 遲留 (chí liú):停留,逗留。
  • 移時 (yí shí):過了一會兒。
  • 遣興 (qiǎn xìng):抒發情感,寄託興致。

翻譯

砍下竹子圍成新的官署籬笆,鋤去雜草開闢古老的蹊徑。 地方偏僻,松鼠偶爾經過,樹木茂密,竹雞在其中啼叫。 隨意地走到溪邊,停留直到太陽西下。 過了一會兒忽然得到詩句,抒發情感,不必拘泥於題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新建的官署周圍的自然環境中,感受到的寧靜與和諧。通過「斫竹」、「鋤茅」等動作,展現了作者對環境的改造與親近。詩中「地偏松鼠過,樹合竹雞啼」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幽靜的田園風光,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移時忽得句,遣興不拘題」則體現了作者隨性而爲、不拘一格的創作態度,整首詩洋溢着一種閒適與自在的氣息。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