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 重九

· 高濂
黃菊擎霜,紫萸帶雨,年華又早重陽。風喧病葉,夜來聲滿書窗。曉看日放些兒影,漸雲收、青吐山光。爲憐戲馬應弦,還憶穿楊。 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蘿捫壁,峻嶺崇岡。縱目流觀,平沙雁落長行。糗糕菊酒迎涼脯,且鯨吞、沉醉何妨。盡幽閒,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擎霜:承受霜凍,指菊花在霜中開放。
  • 紫萸:一種植物,常用於重陽節珮戴以避邪。
  • 重陽:辳歷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聲音大而嘈襍。
  • 病葉:指因季節變化而枯黃的葉子。
  • 書窗:書房中的窗戶。
  • 些兒影:一點點陽光。
  • 青吐山光:山色逐漸顯現出青翠。
  • 戯馬應弦:指古代重陽節的一種遊戯,即射箭。
  • 穿楊:古代射箭的一種技巧,指射中楊樹的葉子。
  • 芒鞋竹杖:草鞋和竹制的手杖,常用於形容隱士或旅行者的裝束。
  • 荷裳:荷葉制成的衣服,也指隱士的裝束。
  • 扳蘿捫壁:攀爬藤蘿和觸摸巖壁,形容登山的動作。
  • 流觀:放眼遠望。
  • 平沙雁落長行:平坦的沙灘上,雁群落下,排成長隊。
  • 糗糕:一種用米或麥制成的乾糧。
  • 菊酒:用菊花泡制的酒,重陽節時常飲用。
  • 迎涼脯:迎接鞦涼時喫的肉乾。
  • 鯨吞:大口吞咽,形容喫喝的豪放。
  • 珮萸:珮戴紫萸。
  • 落帽人狂:形容人在重陽節登高時的豪放不羈。

繙譯

黃菊在霜中綻放,紫萸帶著雨露,又是一年重陽節。風聲喧囂,吹動著枯黃的葉子,夜晚的聲音充滿了書房的窗戶。清晨看到陽光透過雲層,漸漸地山色顯露出青翠。想起了重陽節的遊戯,射箭和穿楊。

穿上草鞋,手持竹杖,身著荷葉衣裳,快樂地攀爬藤蘿,觸摸巖壁,登上險峻的山岡。放眼遠望,平坦的沙灘上,雁群落下,排成長隊。喫著乾糧,喝著菊花酒,迎接鞦涼時喫的肉乾,大口吞咽,沉醉其中又有何妨。盡情享受這份幽靜閑適,珮戴紫萸,精力充沛,登高時豪放不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的景象和活動,通過黃菊、紫萸等自然元素,以及風聲、山光等自然現象,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詩中“芒鞋竹杖荷裳”等句,展現了登高的樂趣和隱逸的情致。結尾的“珮萸力健,落帽人狂”則表達了重陽節登高時的豪放與自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和詩人的情感躰騐。

高濂

高濂,字深甫,號瑞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萬曆年間的名士、戲曲家、養生家及書籍收藏家。工詩詞及戲曲,藏書豐富,“少嬰贏疾,復苦瞶眼”,高濂喜歡談醫道,重養生,諮訪奇方祕藥,用以治療贏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鴻臚寺任官,後隱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豐,主要有《玉簪記》、《節孝記》、《遵生八箋》、《草花譜》、《野蔌品》、《四時幽賞》、《四時逸事》、《藝花譜》、《蘭譜》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