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珠江

芳菲已滿目,洲渚復含情。 別路千程始,離愁百念生。 簡書催遠去,行役憚孤征。 爲問辭家屢,勞勞何所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芳菲(fāng fēi):指花草的香氣和美麗。
  • 洲渚(zhōu 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簡書: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裡指書信或公文。
  • 行役:指因公務或戰爭而遠行。
  • (dàn):害怕,畏懼。
  • 孤征:獨自遠行。
  • 勞勞:形容辛苦勞累。

繙譯

花草的香氣和美麗已經遍佈眼前,水中的小島也顯得含情脈脈。 離別的路途長達千裡,離別的愁思湧上心頭。 書信催促著遠行,因公務遠行而感到害怕和孤獨。 爲了問你爲何屢次離家,這樣的辛勞究竟有何成就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無奈。詩中,“芳菲已滿目,洲渚複含情”以景寓情,通過花草的美麗和小島的含情,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後句“別路千程始,離愁百唸生”則直接抒發了離別的愁苦。詩的結尾,通過提問“爲問辤家屢,勞勞何所成”,表達了對離別原因和遠行意義的思考,增加了詩的深度和哲理性。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