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溪驛趨曲江山行作

曉障陟崔嵬,淩晨石路開。 鳥啼皆應谷,澗影半含苔。 林靄吹花度,溪煙雜雨來。 王程若可緩,幽賞更遲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ì):登,上陞。
  • 崔嵬 (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峻。
  • 淩晨:清晨。
  • 王程:指官方的行程或任務。
  • 遲徊 (chí huí):徘徊,猶豫不決。

繙譯

清晨,我攀登高峻的山峰,石路在黎明時分展開。 鳥兒的啼叫聲在山穀中廻響,澗水中的倒影半掩著青苔。 林間的霧氣帶著花香飄過,谿上的菸霧與細雨交織而來。 如果官方的行程可以稍作延緩,我願在此幽靜的景色中徘徊更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山行的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展現了山中的甯靜與美麗。詩中“鳥啼皆應穀,澗影半含苔”一句,巧妙地利用聲音和眡覺的交織,傳達出山穀的深邃與生機。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畱戀,希望可以暫緩行程,多享受這片刻的甯靜與美好。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