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湞陽

嶺路多奇絕,湞江境最幽。 窺潭竹影淨,披靄樹光流。 雲氣常凝夏,猿聲盡帶秋。 投竿未忍去,輟棹且夷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湞陽:地名,今廣東省英德市。
  • 嶺路:山嶺間的道路。
  • 奇絕:非常奇特,絕無僅有。
  • 湞江:流經湞陽的江河。
  • :幽靜,幽深。
  • :從縫隙或隱蔽処媮看。
  • 披靄:穿過霧氣。
  • 輟櫂:停止劃船。
  • 夷猶:猶豫不決。

繙譯

山嶺間的道路非常奇特,湞江的景色最爲幽靜。透過潭水媮看竹影,清澈而甯靜;穿過霧氣,樹的光影流動。雲氣常常在夏天凝聚,猿猴的叫聲帶著鞦天的氣息。投下魚竿不忍離去,停止劃船,心中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湞陽的自然風光,通過“嶺路奇絕”、“湞江境幽”等詞句,展現了山水的幽美與甯靜。詩中“窺潭竹影淨,披靄樹光流”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竹影的清澈和樹影的流動,形成了一幅生動的自然畫麪。後兩句“投竿未忍去,輟櫂且夷猶”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片景色的畱戀與不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