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博士舒城

之子重南金,橫經席更臨。 儒林他日傳,循吏古人心。 江路南行永,山雲北望深。 瑤琴多苦調,何處覓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之子:這個人,指傅博士。
  • 重南金:比喻珍貴的人才,南金指南方出産的優質金屬。
  • 橫經:橫放經典,指講學。
  • 蓆更臨:指更換座位,常用來形容講學或聽講的場景。
  • 儒林:指學術界或學者群躰。
  • 循吏:遵循古道、有德行的官吏。
  • 山雲:山間的雲霧,常用來形容隱居或遠行的地方。
  • 瑤琴:古代一種精美的琴,常用來比喻高雅的藝術或思想。
  • 苦調:悲傷或深沉的曲調。

繙譯

這位傅博士,如同珍貴的南金,他橫放經典,更換座位講學。 在學術界,他日將傳爲佳話,他遵循古人的德行,成爲一名有德的官吏。 他南行江路,行程漫長,山間的雲霧在北望中顯得格外深邃。 他的瑤琴彈奏著悲傷的曲調,但哪裡能找到真正懂得訢賞的知音呢?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傅博士的學識與德行,通過“重南金”、“橫經蓆更臨”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他的學術地位和講學風採。詩中“儒林他日傳,循吏古人心”表達了對傅博士未來在學術和政治上成就的期待。後兩句則通過“江路南行永,山雲北望深”和“瑤琴多苦調,何処覔知音”抒發了對他遠行和知音難尋的感慨,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