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道

突騎如流星,飛過邯鄲城。千人皆辟易,不敢問姓名。 報仇輕赴敵,使氣重橫行。相逢魯勾踐,識是燕荊卿。 使氣從來不相讓,博肆喧喧競爭長。心知欲語口難言,作意叱君君未諒。 荊卿歸去西入秦,其事不成空殞身。惜乎不講刺劍術,看作悠悠飲博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突騎:指騎兵。
  • 辟易:驚退。
  • 赴敵:迎戰敵人。
  • 使氣:意氣用事。
  • 橫行:無所顧忌地行動。
  • 相逢:相遇。
  • 魯勾踐:人名,可能是指魯國的某位勇士。
  • 燕荊卿:即荊軻,燕國的刺客,曾試圖刺殺秦王。
  • 博肆:賭博的場所。
  • 競爭長:爭奪領導地位。
  • 叱君:責罵對方。
  • :理解。
  • 殞身:喪命。
  • 刺劍術:刺殺技巧。
  • 悠悠:漫不經心。

翻譯

騎兵如流星般疾馳,飛越邯鄲城。千人見之皆驚退,不敢詢問其姓名。 他報仇心切,輕率迎敵,意氣用事,無所顧忌。 偶然相遇魯國的勾踐,識得他是燕國的荊軻。 兩人都是意氣用事,從不相讓,在賭場中喧譁爭奪領導地位。 心中有話卻難以啓齒,故意責罵對方,卻未被理解。 荊軻最終西行入秦,刺殺未成,空留一身英名。 可惜他不精通刺殺技巧,被人視爲漫不經心的賭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荊軻的英勇與悲劇,通過對比其在戰場上的勇猛與在賭場中的意氣用事,展現了其複雜的人物性格。詩中「突騎如流星」等句,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荊軻的勇猛與迅速,而「荊卿歸去西入秦,其事不成空殞身」則深刻表達了對其悲劇命運的惋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是對荊軻的讚美,也是對其命運的哀嘆。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